>

暑期云课堂丨盐之有味——科学用盐知识

日期:2021-08-19  栏目:走进博物馆

暑期云课堂丨盐之有味——科学用盐知识

盐之有味    ——科学用盐知识    

 

     在上一期云课堂中,向大家介绍了关于盐的诗词曲赋,从文字中感悟到盐文化的别样魅力。由古及今,盐业的迅速发展为我们提供了更多盐产品的选择,今天为大家带来一期“盐之有味——科学用盐知识”的科普云课堂。

 

SALT食用盐的重要性

    盐,是我们再熟悉不过的一种调味品,可以说,每个人每天都离不开盐。中国人说自己年长、有阅历,常用“我吃过的盐比你吃过的饭还多”来形容。而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更是证明了盐是生活必需品。

    魏晋南北朝时期陶弘景编录的《名医别录》中记录:盐“味咸,入肾”,五代时期的《日华子诸家本草》中记录:盐“暖助肾脏、制金疮、明目、止风泪邪气。”这些典籍认为食盐可解毒、润燥、明目、定痛、止痒,对虫伤、疮肿等有一定的功效。

    盐是重要的调味品,从烹调的角度来讲,食盐可以调味,能解腻提鮮,祛除腥膻。把盐撒在食物上,可以短期保鲜。用盐来腌制食物,还能防止变质。

    盐也是维持人体正常发育不可缺少的物质。盐能维持人体正常的渗透压及体内酸碱的平衡,还能促进胃液分泌,增进食欲。吃盐过少会造成体内的含钠量过低,产生食欲不振、四肢无力、眩晕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现厌食、恶心、呕吐、心跳加速,肌肉痉挛、视力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

 

SALT高盐饮食的危害

     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生活中许多人都知道高盐饮食对健康不利,片面地认为吃盐越少越好,甚至不吃盐,其实这是个误区。

     食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其中39%是钠,61%是氯化物。食盐在人体内可分解成钠离子和氯离子,分别发挥着不同的作用。钠离子能维持人体全身血液容量和细胞渗透压,维持神经与肌肉的正常兴奋和应激性,激活人体肌肉收缩等多种功能;氯离子则可帮助调节人体的酸碱平衡,生产胃酸和激活淀粉酶,这些对于生命活动是极为重要的。但“盐”多必失,过量使用食盐究竟有哪些危害呢?

01

     长期过度限制盐的摄入,会导致血清钠含量过低,从而引起神经、精神症状,出现食欲缺乏、四肢无力、晕眩等现象,严重时还会出厌食、恶心、呕吐、心率加速、脉搏细弱、肌肉痉挛、视物模糊、反射减弱等症状,医学上称为“低钠综合征”。

02

     高盐饮食对血压有很大的影响,膳食中食盐过量会导致大量的钠元素被吸收进入血液,造成水钠潴留、血容量增加,进而使血压上升。同时,过量的钠元素还能引起血管平滑肌细胞水肿,导致血管腔变窄,使得血压进一步升高。建议高血压患者保持低盐低脂的饮食习惯。

03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对流感的易感性与食盐摄入量有关。摄入食盐过多,一方面可使唾液分泌减少、口腔内存在的溶菌酶也相应减少,以致病毒在上呼吸道黏膜“落脚”更安全了;另一方面因为钠盐的渗透,上皮细胞被抑制,大大减弱或丧失了包括分泌干扰素在内的抗病能力,使咽喉黏膜失去屏障作用,其他病毒、细菌亦会“乘虚而人”,所以往往可同时并发咽喉炎、扁桃体炎等上呼吸道炎症。

04

    高盐饮食会影响智力表现水平。最近一项研究结果表明,高盐饮食不仅仅会带来高血压等风险,而且还会对大脑产生负面影响,进而影响智力表现水平。

SALT

减盐知识和技巧

 

     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成年人每天用盐不超过6g,儿童不超过3g。那么除此之外,还有哪些减盐的技巧呢?

1、提倡使用控盐罐、控盐勺,每餐定量使用食盐。

2、烹饪时要尽量晚放盐或不放盐,在进餐时根据个人口味加盐。

3、酸味能增加味蕾对咸味的敏感,可在膳食中适当增加酸味的食物,或者可用醋及其它不含盐的调味品来弥补少放盐的口感需求。

4、腌制品、方便食品和其它零食中都含有盐,应减少食用,控制隐性盐的摄入。

SALT

科学使用和保存食盐

 

     食盐是在精制盐、粉碎洗涤盐、日晒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剂而制成的加碘盐。盐中的碘只有转变成碘离子后才能在人体发挥生物活性。碘化物性质极不稳定,容易分解、挥发而失效,所以,在使用和储存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密封保存。碘盐受热、光和风等影响,容易氧化分解而使碘失效,故碘盐应存放在加盖的有色密封容器内,放于干燥、阴凉处,避免日光暴晒和空气吸湿。要随买随吃,一次不要购买太多而长期存放。

2、避免高温爆炒。碘盐遇高温会分解成单质碘而挥发掉,故炒菜时不要用盐“爆锅”,应等菜八成熟后才放入盐,这样可减少碘的损失。

3、盐投放时间不宜一成不变。用豆油、菜籽油做菜,为减少蔬菜中维生素的损失,一般应炒过菜后放盐;用花生油做菜,应先放盐炸锅,这样可以大大减少黄曲霉菌毒素;用猪油做菜,可先放一半盐,以去除荤油中有机氯的残留量,做菜中间再加入另一半盐,以尽量减少盐对营养素的破坏。

4、鸡鱼菜肴不宜多放盐。制作鸡、鱼一类的菜肴应少加盐,因为它们富含具有鲜味的谷氨酸钠,本身就会有些咸味。

5、做肉不宜过早放盐。盐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钠,而氯化钠容易使肉中的蛋白质发生凝固,使肉块缩小,肉质变硬,不易烧烂,宜在食物快熟时放入食盐。

     科学用盐,从我做起。本期中国海盐博物馆云课堂关于科学用盐知识就讲到这里,下一期将为大家带来“盐之有礼——中外盐业习俗”云课堂,一起来了解有关盐的风俗习惯。

 

部分图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