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日期:2018-04-11 栏目:考古发现
10日下午,“2017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北京揭晓。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山东章丘焦家遗址、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宁夏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吉林安图宝马城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榜上有名。
1、新疆吉木乃通天洞遗址
遗址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距今45000年左右,为当时古人类生活居住之所。它是在新疆境内发现的第一个旧石器时代洞穴遗址。在这里出土了数以千计的石制品与大量动物骨骼碎片。目前已鉴定出这些骨头属于食肉类、兔类、羊、驴、犀牛、棕熊以及鸟类等小动物。专家表示,这些动物骨头说明,生活在这里的人类以狩猎为主;也说明,当时这里应该是草原,这些猎物是他们从其他地方获取后,带到洞内的。动物骨骼破碎程度较高,有明显的切割、灼烧、敲击等痕迹。专家分析,这种“敲骨吸髓”可能是当时的人类在食物比较短缺的情况下,对骨脂骨油需求而采取的一种行为。
2、山东章丘焦家遗址
这是迄今为止考古发现的海岱地区年代最早的城址。专家介绍,在遗址区发现了大汶口文化晚期阶段的城墙和壕沟遗存,城墙的年代不会晚于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址范围内发现215座大汶口文化时期的墓葬,表现出鲜明的地域和时代特色。部分大型墓葬不仅规模大、随葬品数量多、棺椁齐全,墓葬规格高,而且随葬的陶器、玉器精美,随葬品丰富,还有彩绘陶器和黑陶杯等。随葬品很多已具礼器性质。种种迹象表明,距今5000年前后鲁北地区的社会分化和等级差别已经产生并不断强化。城墙和壕沟的发现,进一步证明了焦家遗址是当时鲁北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同时,焦家遗址作为该地区大型的中心聚落遗址,也为以城子崖为代表的龙山文化找到了重要的源头。
3、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
该遗址共发现史前墓葬343座,墓葬分布十分密集,且明显经过严格的规划。多数墓葬没有发现随葬品,仅在少量墓葬中发现有尖底瓶、彩陶盆、彩陶壶、夹砂罐、陶钵、陶杯等日用陶器,还有陶环、石环、石串珠骨簪、骨环、蚌壳等装饰品。根据随葬陶器及碳十四测年数据,初步判断该批墓葬的年代为庙底沟文化时期。专家表示,这是国内首次确认的庙底沟文化大型成人墓地。其为杨官寨遗址聚落布局、庙底沟文化聚落形态、埋葬习俗、婚姻状况、人群血缘关系、社会组织状况等课题的研究积累了珍贵的实物材料,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4、宁夏彭阳姚河塬商周遗址
该遗址分为晚商、西周、东周三个时期,以西周为主。遗址分居址区、作坊区和墓葬区。居址区内发现有水网、路网、壕沟、墙体、灰坑等。墓葬区位于遗址东北部,面积约5万平方米,共钻探出墓葬、马坑、车马坑、祭祀坑50余座。甲字形墓葬出土轭、轴、毂等青铜车器,另有玉璧、骨梳、蚌器、甲骨文等。另外,遗址灰坑及墓葬出土卜骨和卜甲共计7块,其中有文字的2块,总计发现文字50字。专家分析,姚河塬遗址应属于某一西周封国的都邑遗址,证明西周王朝对西部疆域的管理采用的也是“分封诸侯,藩屏王室”模式,为了解西周国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与西北边陲地区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新资料。
5、河南新郑郑韩故城遗址
该遗址考古是对郑韩故城城门进行的第一次科学发掘,揭露了春秋战国时期城门的构造、16条春秋至明清时期道路的走向,印证了史书中对郑国“渠门”的记载,起到证史、校史作用。同时发现战国时期带有防御体系的瓮城城墙,专家说,这在中原地区东周时期王城遗址中是首次发现。尤其是郑国三号车马坑是继郑公大墓之后的又一惊世发现。郑公大墓由若干个陪葬墓和车马坑组成,之前陆续发现过陪葬车马,加上三号车马坑的发现,出土的车辆和马匹之多,在我国东周考古发现中实属罕见。饰有青铜和骨器构件的彩席顶棚、舆长约2.2米的大型安车,为研究我国周代车马葬制、葬俗等内容提供了重要的学术依据。
6、陕西西安秦汉栎阳城遗址
在精确测量和考古地理信息系统的支撑下,通过大范围勘探和小规模发掘的方法,复探一号古城,并经勘探、发掘确定了二号古城、三号古城,在三号古城内发掘确定了多座大型宫殿建筑。在三号古城试掘中出土大量筒瓦、弧形板瓦、素面、动物纹、云纹瓦当等建筑材料,并出土拼对出槽型板瓦、巨型筒瓦、巨型瓦当。专家说,根据文献记载及出土遗物,三号古城上限不早于战国中期,与文献所载秦献公、孝公建都栎阳时间吻合,为战国时期秦国的都城栎阳,是商鞅变法发生之地。城址延续到西汉前期,由此判断,它应该是塞王司马欣之都,为汉初刘邦都城栎阳。从发现看,三号古城发现的半地下建筑、浴室、壁炉等设施,以及空心砖踏步、瓦当等遗物,是迄今为止在秦考古发掘中的最早发现,而且相当多的秦汉建筑制度均应始于栎阳城。
7、河南洛阳东汉帝陵考古调查与发掘
通过十余年的考古工作,明确了东汉帝陵墓冢的基本特征。东汉帝陵的封土为圆形,墓葬为长斜坡墓道“甲”字形明券墓,墓道为南向。东汉陵园遗址布局也逐渐明晰。东汉陵园采用内外陵园制度。内陵园是以帝后合葬墓为中心,周边有围墙或道路环绕。外陵园以大面积夯土建筑基址为主,集中分布在内陵园的东北侧。文献中记载“石殿”“钟虡”“寝殿”“园省”“园寺吏舍”等陵园诸要素,均与考古发现初步对应。通过一系列调查与发掘工作,为今后研究东汉时期陵寝制度的内涵与演变,以及进一步探讨各陵陵主归属等问题,都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为今后洛阳东汉帝陵的保护工作提供了重要支撑。
8、江西鹰潭龙虎山大上清宫遗址
本次考古发掘基本摸清了大上清宫的分布范围、宫观建筑的格局和历史演变脉络,出土大量宋至清的瓦当、滴水、脊兽、石栏杆等建筑材料及货币、陶瓷器等生活用具,为探究大上清宫的历史沿革、建造艺术提供了具有重要价值的资料,同时也为研究道教发展史和道教考古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实物资料。专家们认为,大上清宫遗址是我国迄今为止发掘的规模最大、等级最高、揭露地层关系最清晰、出土遗迹最丰富的具有皇家宫观特征的道教正一教祖庭遗址,是宗教考古的一次重大突破。
9、吉林安图宝马城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
此次根据出土的玉册,可以确证其为金代皇家修建的长白山庙故址。金大定十二年(1172年),金世宗效仿中原皇帝封禅五岳之举,始封长白山神为“兴国灵应王”,并在长白山北侧建庙奉安,春秋之际派遣官员前往祭祀。金明昌四年(1193年),金章宗为了表达对长白山的崇敬,又册封长白山为“开天宏圣帝”。宝马城选址经过精心考量,占有区域内最为高敞的地利,城内建筑轴线的南向延长线正对长白山主峰。天气晴好时,从宝马城南眺,长白山主峰尽收眼底,体现了其超然的地位。宝马城遗址是近年来发掘的保存状况最好、揭露面积最大、最为重要的金代建筑遗址之一,也是东北地区辽金时期乃至全国考古工作中少见的高等级遗址。该遗址的发掘,是中原地区以外首次通过考古发掘的国家山祭遗存。
10、四川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
江口沉银遗址考古发掘,共出水各类文物三万余件,实证了张献忠江口沉银的传说。本次发掘出水文物包括属于张献忠大西政权的金封册,“西王赏功”金币、银币和“大顺通宝”铜币,铭刻“大西”国号和年号的银锭等。此外还有属于明代藩王府的金银封册、金银印章以及戒指、耳环、发簪等各类金银首饰,铁刀、铁剑、铁矛和铁箭镞等兵器,对研究明代的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和物质文化乃至明末清初的社会历史走向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次考古发掘还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内水考古项目。发掘过程中创新工作理念,运用了大量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本次考古工作中志愿者全程参与发掘,在公众与考古之间搭建了桥梁。
此新闻转载自(《光明日报》2018年04月11日0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