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现迄今规模最大唐代砖瓦窑群—— 砖瓦释盛唐
日期:2014-01-29 栏目:考古发现
据光明日报报道,记者从陕西省文物局获悉,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日前公布了2013年对桑园唐代砖瓦窑遗址进行的考古发掘成果。
该窑址位于陕西省富平县宫里镇,在唐中宗李显定陵陵山西南侧。此次发掘出土的遗物主要是砖、瓦烧成品与生坯,另外有少量陶制工具、陶片、瓷片与铜镞等。窑群由十三组窑组成,是迄今发现的规模最大、数量最多、保存最好的唐代砖瓦窑群,是一处专为唐陵服务的、官营的重要建材基地,对研究唐代砖瓦制作工艺有重大意义。目前已集中进行发掘的是十三组窑中的一组。
据悉,该窑址首次进入学术界视野是《富平县宫里发现唐代砖瓦窑遗址》一文的介绍,该文刊登在《考古与文物》1994年04期上。199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所又对该窑址进行了调查和局部发掘,其中的一组两座窑炉出土了鸱吻、兽面脊头瓦等唐代高等级建材。考古人员认识到这片窑群应与唐定陵及其陪葬墓的营建相关,属于官窑。2006年桑园唐代砖瓦窑址被公布为陕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2年,在唐陵大遗址保护考古项目的定陵陵园大规模勘探中,对该窑群也进行了详细的考古勘探。探明在定陵西南侧0.9平方公里的范围内,分布着十三组共495座唐代砖瓦窑,每组窑群多者40~50座,少者数座,除个别为平面曲尺状分布外,大多呈两两相对、南北方向延续的布局,相对的两排窑间为长条形的操作通道。
十三组窑的主操作通道为一条南北向长条形的壕沟,宽近4米,完整长度根据勘探判断在70米到300米。通道东西两侧为相对分布的窑炉,即文献记载的“穿掘为窑”。窑门外有堆放的草木灰或原本堆放草木灰的浅坑。
窑炉皆为马蹄形半倒烟式馒头窑,已发掘的窑炉可分成两类:一类形制较大,大部分保存有窑壁及其以下部分,顶部均不存,窑床长、宽皆3米多,床后壁下部有五个吸烟孔;另一类形制较小,保存基本完整,窑顶尚存,窑床长、宽2.5米左右,后壁底部有三个吸烟孔。前者窑室内堆积出土了大量带泥坯的砖,据此分析,其建筑系从地面开挖大坑,然后向四周扩挖成窑室、火膛等,并向后部掏挖出烟囱。烧前应从顶部装窑,以泥砖坯砌出窑顶。这些带有烧结泥坯的长方砖,系顶部砌砖。形制较小的窑炉,完全是从操作通道两壁掏挖而成,装窑和出窑都从窑门进出。两类窑的窑壁上都留有扩挖或掏挖的工具印痕迹。
此外,部分窑炉的窑床上还留有装窑形成的印痕,印痕显示长方形砖在窑床上南北向成排摆放,排距约5厘米。在个别窑炉窑壁上有刻画的文字,可识别的有“王”“亳”“九”“论”等;还有小兔等纹样,或是工匠建窑时的即兴涂鸦,他们的随性之作,却给我们留下了珍贵的资料。
出土遗物以砖为主,有正方形、长方形和梯形三种。正方形的砖边长36厘米,厚6厘米,有连花纹和素面两种,数量较少,各单位均有发现。长方形的砖宽16厘米、长36厘米、厚8厘米,表面有绳纹或手印纹,各单位均有发现。梯形的砖宽16~17厘米、长36厘米、厚8厘米,该类型的砖小端均烧结成釉质,平面附着有烧结的粘接泥皮,系窑顶砌砖。
瓦有少量出土,外素面,内布纹,均残破。各单位均有出土,尤其在窑床上者为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