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沿海地域文化初探

日期:2010-10-25  栏目:海盐文化研究

梁建民
 
  内容摘要:《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经国务院批准上升为国家战略,江苏沿海地域开发又一次推到世人面前,全面认识其地域文化不仅有深远历史意义,而且有着迫切的现实意义。汇集并分析归纳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对这一区域所开展的地理、考古、历史、文化诸学科调查、研究的收获,特别是海盐文化的研究成果,对于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的形成、特征和代表或可有所认识。
  主题词:江苏沿海  地域文化  形成  特征  代表
  江苏沿海介于江苏省长江以北的淮河两岸东部与黄海相接壤的平原地带,属于历史上泛称的两淮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中期以来,随着海水的浸退,中华民族先人在滨海地区进行共同的开发历程,曾创造出辉煌的历史,孕育有独特个性的文化传统。由于海岸线的反复变迁和自然环境的闭塞,其历史面貌、文化特色长期以来没有得到全面认识。2009年6月,国务院批准《江苏沿海地区发展规划》,同时意味着对这一地域地理位置、经济社会发展整体特征的认同,也是对认识其地域文化提出了要求。所幸的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围绕这一地区海岸线的变迁、史前文化面貌、海盐产业历史、地方文化特色等,地理、考古、历史、文博、地方志、文化等各方面学者开展了广泛调查研究,取得一系列成果,尤其是海盐文化的研究,为全面认识江苏沿海地域文化提供了重要条件。本文试图通过各方面已有研究成果的综合归纳,对江苏沿海地域文化作一初步探索。
一、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的形成
  一般认为,地域文化是一特定地理范围内的人群,在长期共同生活、生产、交流过程中,形成流传并影响至今,包括物质、制度、精神的,有共同特征的创造总和。江苏沿海除今连云港有少许山地外,均是海拔2-5米间的平原地带,全球性气候变化引起的海平面涨落直接造成海岸线的变迁。从新石器时代中期开始,每当沧海变平野之际,就有先民到这里开辟新家园,他们汇聚在南北长约1千公里海岸线上进行共同类型物质基础开发,创造出属于这一时期该地区的文化。江苏沿海地域文化正是在这些开发中逐步形成。上世纪八、九十年代,考古、地理学者通过实地调查、发掘和研究,基本弄清每一次海岸线变迁中先民开发的时间、范围、内容,从中可以看出江苏沿海地域文化形成的基本脉络。
  (一)海岸线变迁是江苏沿海地域文化形成的地理基础
  距今2万年左右晚更新世末期,整个黄海大陆架都为陆地平原。此后全球性气候转暖,发生大规模海浸,包括今天里下河地区在内的广大区域尽为大海。距今7000年左右,全球性气候转凉,海平面下降,海岸线东移,距今6500年左右,海岸线维持在今连云港市赣榆县境,向南经灌云、灌南和沭阳,入盐城市阜宁县羊寨、盐都区龙冈、大冈,到东台西至南通市海安县的沙冈,折向西入泰县、泰州、扬州一线。盐城市境内的这些地方至今留有海岸线沙堤遗迹。
  以后该地区反复遭受海浸、海退,距今5500年和4000年前后,海岸线都有一段稳定时期,在距今6500年左右沙堤以东,存有两道平行沙堤的局部遗存。当历史发展到商周时期,距今3000年后,海岸线经过一番动荡后东移到北起今连云港市赣榆县罗阳经海州到灌云县板浦,入今天盐城市阜宁县沿串场河一线,至今南通市海安县西场、西析泰州,即今204国道一线。该海岸线形成后处于较长稳定时期,并保持由陆地向大海缓慢淤长态势。
  南宋建炎二年(公元1128)黄海夺淮入海,以今盐城市阜宁县北沙到滨海县废黄河入海口一线为中心,海岸线迅速东移,直到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黄河再次改道,由山东境内入海。此时海岸线在北起今连云港市赣榆县的青口镇,南向经灌云、灌南东部,开山岛与大陆相连,到今盐城市滨海、射阳、大丰、东台、继续南向进入今南通市如皋、通州、启东。此后,以盐城市射阳河入海口为界,北为浸蚀型海岸,以开山岛为界,从1855年到2000年,150年左右时间,已离开陆地20多公里;以南为淤涨型海岸,向东平均每年增加2~3万亩陆地。
  (二)先民面向大海的开发,创造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的主体内容
  江苏沿海海岸线变迁,一直为周边先民们所关注。随着陆地平原的出现并适宜人类生存时,他们先后迁徒到这里开发,进行有共同特色的文化创造。依据对这一地区的考古调查、发掘报告和相关史料记载,可以将6000多年以来的开发概括为3次重要的开发活动。
  第一次开发。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到夏代前期,距今6500年-3800年左右。随着海岸线的逐步东移,活动于山东地区的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江淮地区的青莲岗文化、龙虬庄文化和环太湖地区的马家浜文化、松泽文化、良诸文化以及属于黄河下游的河南龙山文化王油坊类型的先民先后迁徙到这一带进行开发和文化交流。连云港市境内的大伊山、二涧村遗址,盐城市境内的梨园、东园、陆庄、陈集、开庄遗址,南通市境内的青墩、吉冈、南荡遗址等,是他们留下的直接资料。经过发掘和研究得知,他们都以渔猎、农耕,包括蓄养家畜为主要开发内容。各种特征表示出他们分别代表着当时文化发展的较高水平,其间有着一定的文化交流。十分可惜,这些遗址文化堆积大都较薄,距今3800年以后形成断层,说明当时生活在这一地区的人们遇到海浸或其他原因,不得已都离开了。
  第二次开发,时间从春秋战国开始到清末民初,经历了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距今3000年以后,当江苏沿海海岸线基本稳定在今204国道一线时,“煮海为盐”能富国强民已为争霸夺权的统治者所认识。《史记、货殖》中便有“东楚有海盐之绕”的记载。《汉书》记载着春秋时期吴王阖闾招募游民遣送囚犯到江苏沿海一带生产海盐、汉时吴王濞封侯于此,“煮海铸钱,富可敌国”,带头发动“八王之乱”。此后直到封建社会末期,不管朝代如何更替,这里一直是全国最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跟着滩涂东迁,海盐生产日广,虽有一定的农耕、渔猎,但都是服从或补充于海盐生产,包括当地社会其他各项产业、设施发展都是建立在海盐产业发展的基础上。
  第三次开发。开始于民国初年,延续至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江苏沿海的海盐生产到清乾隆年间进入鼎盛时期,随后因大海继续东移,卤水日淡,又遇上清末太平天国运动,长江水运受阻,海盐滞销,生产逐渐萎缩。以清末状元张謇为首的实业救国派,学习西方经济方式,在江苏沿海滩涂上兴起废灶兴垦运动,大批盐民改为农民,并从各地招来擅长种棉花的农民,种植棉花,办纱厂。农耕逐渐占据主导地位,海盐产业仍是重要产业,渔业也有发展,其他各项社会事业迅速发展起来。
  二、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的特征
  特征是区别于其他事物的标志,是一种地域文化成立的依据。将江苏沿海地域文化形成的脉络,与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相联系,同相关的各类文化相比较,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特征焯然可见。
  (一)史前文化的“空白”与海盐文化的“原创”
  与其他地域文化是在丰厚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基础上发展而来不同,江苏沿海地域文化是在史前文化的“空白”与以海盐文化为“原创”基础开始的。
  1、史前文化的“空白”是江苏沿海海岸线变迁的特殊性造成的。上述江苏沿海地域文化形成中介绍新石器时代中晚期,有诸多周边先进文化在这里发展,曾经是许多人群生存和文化交流的走廊。然而在距今3800年以后到距今2500年之间,却没有任何的文化遗存,即使已有较长时期堆积的遗址,在此期间也没有延续的迹象。一般说来,只能解释为又一次较大规模的海浸,当然也不排斥遇到其他人类无法抗御的自然灾害,原本生活这里的人群都远徙他乡。他们留下的文化遗址或淹没于茫茫大海之中,或荒芜于海滩草荡中。当距今3000年以后,海岸线逐步稳定在今204国道一线时,又有新的一批批人群来到这里,展现在他们面前的只是一片原始的海涂。
  2、海盐文化的“原创”是建立在此前文化空白和“煮海为盐”的发现普及基础上的。中国是最早发现“煮海为盐”的国家。相传距今4000多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山东半岛上宿沙氏发现“煮海为盐”,春秋战国时期已普及于中国沿海。正当此时,江苏沿海海岸线又一次稳定,迎来许多为盐而来的人群。这些来自各地的移民,是在一片没有任何文化积累的原始海涂上进行创业,“煮海为盐”则是他们共同的开发内容,海盐的生产、运输成为他们生活的全部,为此海盐文化成为江苏沿海地域文化最初的共性创造。
  3、江苏沿海地域的海盐地名现象,是海盐文化“原创”的直接证明。在今204国道沿线东及大海南北1千公里的狭长地带里,地名,尤其是最初的地名,都以海盐生产单位、工具,如“亭、渎、场、团、灶、仓、盘、丿、锅、滩、总……”为名,前面附以姓氏,序号、标志组成。地名一般是由最早生活和来此开发的人群根据他们的生活、生产、地势等标志性特征约定俗成。江苏沿海地域以海盐生产相关为地名的至今还有半数左右,这种普遍的海盐地名现象充分地显示,海盐文化在江苏沿海地域文化中的原创性。
  (二)海盐产业贯穿着江苏沿海地域封建社会历史时期的全过程。
  从春秋战国开始,中华民族经历了2000多年的封建社会历史,中华民族灿烂的传统文化大都形成发展于这个时期,许多影响至今的地域文化也是这个时期的产物。江苏沿海地域海盐产业的成功开发和发展,也恰好贯穿于这一历史时期,并且一直是全国产量最多、质量最好的海盐产地。
  春秋之际越国吴王就招募民众在这里“煮海为盐”,汉时吴王濞“煮海铸钱”,汉武帝时期,在沿海滩涂上就出现了朐县、盐渎县、海陵仓等煮盐重镇。东晋时,盐渎因盐称城。唐时盐城、海陵置盐监,统领10多个盐场,大历末这里的海盐获利占全国盐利的32%;宋代有盐场27,南宋盐利达到全国每年总收入的一半以上;元代盐场29,因统治集团残酷榨取盐利,暴发历史上著名的盐民张士诚起义;明代盐场达30个,实施一系列新的管理方法,影响深远;清代中叶进入黄金时期,造就出扬州的繁荣。清末民初,由于海水东渐,卤水淡化,张謇等发动“废灶兴垦”运动,结束了海盐业一统江苏沿海的局面。
  其间,虽然有农耕、海洋捕捞、运输及普遍的手工业和社会事业的发展,但都是围绕海盐产业发展而发展的。江苏沿海封建社会时期的历史就是一部海盐产业发展史。
  (三)海盐文化对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的全面影响
  2000多年历史长河,由于海盐业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使得江苏沿海地域文化各个方面都渗透于海盐文化,充分表现出海盐文化的地域性特征。
   1、海盐产业的特殊性和重要地位决定了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的基本取向。
  一是海盐产业的地域选择性。海盐生产有着特殊的地域要求。江苏沿海虽不是“煮海为盐”的起源地,但因为有浓度适中的海水,广袤的泥质型海涂,纵横交错的沟渎和大面积的柴草河荡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成为中国历史上最重的海盐产地。当海盐传统工艺变革,对海盐产地自然要求发生变化时,江苏沿海始终是最佳选择。二是海盐产业的排他性。海盐生产需要充满咸味的土地,除个别植物外,一般农作物无法生长,所以海盐生产必然排斥农业生产。海盐产地需要平坦的泥质型海涂,不可能有较大规模的海洋捕涝,只限于浅海区、沟渎在海潮间歇中的“小取”。三是海盐生产地区管理的专业性。海盐产业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利益,为了获取最大利益,历代统治者在海盐产地采取专业、专营管理,包括盐民专业户籍制,近乎牢狱式的“团煎制”,柴草荡地计划配给制等严禁盐民兼农民,盐田变粮田。于此,江苏沿海一旦成为最佳海盐产地,海盐产业成为该地域的主要选择,海盐文化就成为当地的主导影响。
  2、海盐文化铸就了江苏沿海城镇的发展
一个地方的城镇发展及其特色形成是其地域文化特色的显著标志。江苏沿海城镇的发展十分鲜明地显示出是海盐产业促成了城镇形成,海盐文化成为它们统一特色。
  首先,江苏沿海地域地名的演变过程反映出城镇发展特征。今204国道沿线30多个城镇最为典型。起初它们是一个个具体的煮盐单位,称为亭、灶、场等,随着海盐产业发展,场、灶增多,其中部分场灶集中处成为管理一方的中心和一定范围内的集散地,一般称作“场”,即场署所在地,也是最基层的管理单位。由于管理和生产需要,这些场署所在地逐渐发展为集镇,其中交通相对集中的集镇发展成为县治。朐  ,盐渎、海陵早在汉代成为县级镇,以后到清代中叶又有赣榆、阜宁、东台、海安、启东、通州等成为县治市镇,都是海盐产业的产物。
  其次,江苏沿海城镇的基本规划格局中,显现出海盐生产,运输、管理、生活的需要。由于它们是最初灶亭而来,都必然有东连大海的水道,同时为生活需要在市镇中辟有连通运盐中心河道(比如串场河)的市河,作为集镇中心通道,河道两边码头林立,两岸是长街,略有拱桥相交,串场河半抱集镇,绕场而过,东端河道与远伸的广大海盐产地相连。这种基本格局成为江苏沿海城镇共同的基本特征,显示出海盐文化的深刻影响。
  3、海盐文化遗存是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突出标志
  一是充满智慧和力量的中国传统海盐生产技术与工具。最早的“煮海为盐”尚未得到全面解释,但从汉唐以来传统海盐生产技术的各种汲海、炼卤和煎熬,日晒的方法,各种盘铁、锅丿的盐板、池滩等在江苏沿海地域有着集中传承,系列的文化遗存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显现出深厚的历史底蕴。
  二是镌刻在江苏沿海地域上永载史籍的建设工程。在《辞海》《百科全书》等历史典籍中,记载着江苏沿海的范公堤、串场河,一些地方史册中记录着曾经遍及江苏沿海的救命潮墩。这些嵌刻在江苏沿海地域上的人类工程,不仅在当时的海盐生产,农业安全、运输畅通、盐民安全中发挥出重要作用,而且作为重要的创举至今仍具有实际运用和示范意义。
  4、海盐制度文化对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的影响
  海盐的独特的资料占有方式,生产、运销管理等制度在江苏沿海有着深刻影响。
  第一,海盐生产方式以家庭为基本生产单位,亭场、盐灶、盘丿、草荡等生产资料大都以官给为主,以场、团、仓等为最基层管理组织,在江苏沿海地区通行2000多年,使当地人群有着不同于一般农民的社会组织意识和对官府的依赖。
  第二,为了控制海盐生产运销中的走私,历代统治者采取了各种手段,对于生产运销中的监管设置一系列制度,包括“团煎制”、灶户连坐制,盐民户籍制,伏火制……十分繁杂,一方面这些制度的建立,使江苏沿海地域人群众有着严格的服从意识,严重地阻碍了人们互相交流的自由,另一方面积蓄了更多的反抗意识。
  第三,为着海盐生产,不同来源的盐民之间形成非主流社会的同行,帮会间的制度,如同一盐灶、团之间盐民的互助、帮工制度,盐商为了积德行善对公益事业的捐助制度,当然也有走私盐枭之间的走私、绑票约定等等,都流行于江苏沿海地域之中。
还有许多制度,如季节性生产制度,生产过程中的流程制度,祭灶制度等海盐文化内容至今仍潜在地影响着当地许多习惯。
  5、海盐文化对江苏沿海地域精神文化的影响
  海盐文化在江苏沿海地域精神文化中影响集中表现在宗教、民俗、文学艺术和人的精神面貌方面。
  ①宗教方面。为了求取祖宗的保佑,获得好的收益,除了一般通行的道教、佛教、儒教外,江苏沿海地域还有供奉宿沙氏、胶鬲、管仲的盐宗庙,祭拜盐婆,每当举火煮盐时的祭灶形式,为了求得风调雨顺还有祭奉龙王庙、太阳神等传统。
  ②民俗方面。单一的海盐生产决定了江苏沿海地域生活的简单、专一。在民俗方面主要表现为生产活动中的经验总结和语言的诙谐,他们称“海水为母,柴草为父”,“弄盐没有鬼,玩得灰和水”;每年初夕,忌讳饭泡汤,为犯来年多雨,泡汤之意。盐民的劳动以一家为单位,妇女也同样参加劳动,故与其他地区比较歧视妇女的禁忌明显较少。
  ③文学艺术方面。江苏沿海海盐生产的危险环境和艰苦生活在造就特有盐民的精神同时,他们用自身的民间艺术形式表达对生活的感受,其中有的抒发没有尽头苦日子的哀怨,如《扒盐谣》、《灶户苦难挨》、《灶户前世不曾修》等,有的表达对美好生活的盼望,如“灶户叹五更”等。历史上一些著名文学家在看到或体验到海盐生产的艰辛之苦创作出许多经典之作,如宋代的柳永作长篇诗作《煮盐歌》等,清初著名诗人,今东台市安丰人吴嘉纪《陋轩集》中一系列诗作,既鲜明生动地表现出盐民生产的艰难和环境的险恶,又通过对比刻出官僚、盐商们的奢侈浪费和盐民的极端困苦等诗成为中国诗坛上的经典之作。
  ④精神风貌方面。人的精神面貌是地域文化特征的最集中表现。由于海盐生产的特殊环境、生产方式和倍受统治者残酷压榨等特点,形成了江苏沿海地域文化中勇敢顽强,敢冒风险、抱团、特别能吃苦的精神。《隋书·地理志》中称“淮南人,性并躁劲,风气果决,尚淳朴好俭约”,清雍正《泰州志》称泰俗、民朴而鲜  巧士,重信义,不浮薄;《淮安府志》也说“民俗类直朴,尚武力,有敦庞纯固之美。”……毋庸讳言,长期的封闭,固定在一小片天地中的生产生活,也使得当地人民有着固步自奉,小生产,保守个性。也是东台安丰人的著名贫民哲学家王艮可谓江苏沿海地域精神文化集大成者,在他的“日用即道”的哲学理论中,蕴含着海盐生产和盐民生活的基本道理,并引导当地盐民追求朴素的生活,平和的心态,表现出江苏沿海地域人文的特有风貌。
  (四)其他文化因素与海盐文化的交流和融合
  1、周边地域文化的影响:江苏沿海是一狭长地带,其中淮河是中国气候南暖温带与北亚热带的分界线,东侧是海洋,南端是长江,北西与几个不同地域文化为邻,即北端有山东海岱文化,西侧有楚汉文化、维扬文化,南受吴文化影响。这些影响主要体现在生活、民俗和语言方面,甚至于在海盐生产方式也有不同,明代以后淮北以晒盐为主,淮南仍以煮盐为主。由于同受海盐产业一统影响,所以尽管地域内民俗、生活习惯和语言方式部分的不同,但在主体精神风貌、生产、生活宗教方面,与他们各自相邻地域文化有着明显区别,表现出更多的一致。
  2、移民文化的影响。江苏沿海一直是个移民地区,不同时期由于不同的社会条件,移民的成分也不一样,有附近生活无着的农民,有被迫迁徙过来的游民,有被发配过来的囚徒;既有来自于中原地区的人民,也有来自于江南地区的人民,他们带着原来群体的地域文化,在沿海从事共同内容的生产、生活、交流中,逐步融为一体,同时因来自于同一群体的集体存在,所以自然保留着他们一些原有传统,这些是形成“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乡风习俗的重要原因。
  3、行政管理的影响。江苏沿海地域中是以海盐生产、运输管理需要建立起来的行政管理系统,但是他们分别隶属于不同县州府以上行政系统,而这种隶属关系常常变更,对当地文化交流有重要影响。以盐城为例,春秋战国时期先属吴,继属越、楚,秦汉统一后分属九江、泗水郡,后属东海郡,再属东阳郡,广陵郡、临淮郡,后属南兖州、淮安府、泰州府、扬州府等。这种不断变化的行政区划,一方面推进了沿海地域间文化的交流,另一方面丰富了沿海地域分别接收淮安、扬州等全国性集散中心文化的辐射,促进江苏沿海地域文化整体的进步和多样性的沟通。
  4、不同产业文化的影响。江苏沿海地带东为大海,受到海洋文化影响,西是由海涂、泻湖(基础)形成的农耕文化。海洋文化主要表现为浅海区的捕捞,是海盐产业的重要补充,相得益彰;农耕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的主要特色,海盐文化深受农耕文化影响,生产的方式、工具大都是农耕文化的拓展,许多盐民来自于农民,海盐文化的形成得到农耕文化,海洋文化的促进,同时又自成一体。
  三、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的代表
  综合以上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的形成和特征的分析,依据地域文化的一般要求,可以对江苏沿海地域文化作这样的认识:从春秋战国开始,随着大海基本稳定在今204国道一线并逐步向东延伸,来自各地移民,先后汇聚于此,以海盐产业为主体,历经2000多年,为发展中国最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创造出最具典型意义的中国海海盐文化,海盐文化成为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的代表,周边地域文化,一批批的移民文化、农耕文化、海洋文化等给这一代表性文化提供了丰富营养和多样化特征。海盐文化作为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的代表集中凸现以下三个重要意义。
  1、海盐文化集中反映出江苏沿海地域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最重要贡献。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江苏沿海地域能够绽出闪亮光辉的莫过于“两淮盐业”。虽然新石器时代这里就有农耕文明,但是由于当时人类适应、利用自然能力的低下,这些贡献更多地成为今天解决一些历史难题的钥匙;虽然民国初年开始了废灶兴垦运动,但是它一方面表现为海盐文化的延续,另一方面,海盐产业的局部萎缩而海盐文化仍在发展中。
  2、海盐文化集中体现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的基本内涵。海盐文化是一种极其特别的传统文化,不仅具有显著的行业特征,而且有着鲜明的地域性。作为江苏沿海地域文化,从物质、制度到精神文化,海盐文化不仅表现出有别于其他文化的特征,而且涵盖了江苏沿海地域文化的基本内涵。
  3、海盐文化表现出江苏沿海地域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独特地位。中国海盐产业历史悠久,不仅是博大精深的盐文化的主体,而且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与特定地域历史文化想融合,形成自成一体的独特文化,即海盐文化。而江苏沿海地域文化正是与海盐文化相融合的典型产物。于此江苏沿海地域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独树一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