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知旅丨“探索·盐城——海岸线变迁探索营”开营啦!
日期:2024-08-06 栏目:走进博物馆
盐城是一座向海而生的城市,从7000多年前的海退成陆,盐城的海岸线不断向东於长,形成了广阔的滨海平原,为海盐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一直到清末民国时期的废灶兴垦,盐城一直是名副其实的产盐之城。随着海岸线不断地东迁,海涂不断地生成,这里湿润的气候,茂盛的植被,成为动物的理想栖息地。现在的盐城东临黄海、北跨淮河、西眺长江,是镶嵌在江淮平原、黄海之滨的一颗璀璨明珠。
为了让青少年们进一步了解海岸线位置变迁对盐城的影响,8月4日,中国海盐博物馆推出“探索·盐城——海岸线变迁营”夏令营研学游活动。带领青年学生们从理论学习、实地考察、展厅导览、手工体验四个方面出发,探寻早期海岸线的位置,了解范公堤的修筑过程,从历史、地理、人文等不同视角去感知盐城的沧桑巨变。
社教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走进中盐博基本陈列《海盐华章》,重点学习“海盐兴城”展厅,以理论知识开始,向学生们讲述了盐城海岸线变迁的历史缘由。从南宋时期的黄河夺淮到清咸丰五年黄河改道;从大量泥沙涌入淮河致使海岸线迅速东移到后期海岸线西退;从煮海为盐的历史发展到废灶兴垦的经济转型;从盐碱荒滩到现代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盐城的海岸线变迁图像是一段无声的史诗,镌刻在盐阜大地上。
为了让孩子们对海岸线有更直观的了解,社教老师带领大家来到与范公堤平行的串场河上,这条曾经串联起境内13个盐场的经济之河、人文之河、水利之河的重要河运通道,它与范公堤一起保障着境内的盐、农生产。孩子们乘坐游船徜徉在运河中央,遥望绿荫冉冉的范公堤,感受千百年来悠悠人文历史穿城而过。
在水街,矗立着一座范仲淹的雕像,在这里老师带领同学们感受千年前范仲淹满怀“有益天下之心”,修复捍海大堤以救万民之灾的丰功伟绩。如今,我们虽然看不到范公堤的原貌,但是却可以领略盐城古八景之一——“范堤烟雨”的别样风景。
海岸线东迁给盐城带来了一片生态绿洲,下午营员们来到湿地博物馆,听讲解老师讲述大海到滩涂的故事,认识这片湿地上的各种动物,感受了从盐场到城镇,再到如今的湿地风貌,地域变化带来经济的繁荣和人文历史的多元化呈现。
湿地博物馆的老师为孩子们带来了一节生动有趣的《水生植物科普》课堂,课程结束后学生们手工体验了制作湿地生态瓶。在瓶底放置一层小石子或碎瓦片,用于排水。还会少量的加一些活性炭在此基础上填充土壤,种植挑选好的植物,一个生机勃勃的绿色小世界便呈现在眼前。
此次夏令营活动对丰富青少年的暑假生活,了解家乡地质变迁、人文历史、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意义。今后,中盐博将继续深入挖掘盐城地方历史,举办各具特色的研学活动,为青少年素质拓展提供更广阔的教育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