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盐城市博物馆宝藏|隋 青釉莲瓣纹八系罐

日期:2025-02-21  栏目:精品文物

探秘·釉色流光

青釉,是中国瓷器最早的釉色,是瓷器工匠献给泥土的诗。商周时期,原始青瓷在长江流域萌芽,胎质粗朴,釉色青黄;东汉越窑突破技术壁垒,烧制出釉层均匀的青瓷,奠定南青北白格局;至隋代,窑工掌握更稳定的还原焰技术,青釉呈色从灰绿转向清透的青碧,釉面莹润如冰,为唐代秘色瓷的巅峰埋下伏笔。

细赏·纹饰之美

莲瓣纹是古代陶瓷最为流行的花纹装饰,始于春秋,盛于南北朝至宋,流行于整个封建时代。春秋战国多用立体莲瓣作壶盖上的装饰。魏晋至隋代,莲瓣纹常用堆塑手法装饰在器物腹部,有的分几层装饰在器物的颈、腹、足各个部位,使器物显得繁缛华丽。这尊八系罐腹部塑一周仰莲瓣,莲花尖向外微卷,肩腹部饰排列有序的圆圈纹和联珠纹。胎质细腻而厚,呈灰白色,釉色青绿莹润,罐内施满釉,外施釉不及底,有流釉现象。此罐集刻划、堆贴、雕塑等多种工艺手法,整个罐体丰满端庄,层次清晰,无论从造型、釉色还是工艺上来说在隋代都是不可多得的精品。

深挖·出土记忆

该八系罐1964年出土于建湖上冈,它从隋代泥土中苏醒,釉色未褪,莲瓣如初。作为江淮地区罕见的隋青釉精品,其工艺之精印证了隋代制瓷业的巅峰:胎质细腻坚致,釉层莹润透亮,纹饰繁而不乱。彼时南北一统,大运河贯通南北,这件青釉罐或许曾随漕船摇过江南水网,见证隋唐盛世的序幕初启。  

创新·现代演绎

当古老文物与现代文化相碰撞,它可以化身为一席青绿汉服的讲解员,带领游客穿越千年,聆听藏品的前世今生。与文物对话,沉浸于一场别开生面的博物馆奇妙游。

让文物IP走出博物馆,推出盐系瑰宝联名艺术展,将盐渎特色历史元素植入城市商业空间,实现文化遗产与公共美学的创造性转化。

文化·千年余韵

粗粝陶土被赋予佛性的莲、流动的釉、精巧的系,在实用与信仰间找到平衡。今日静立展柜中,釉色依旧青翠欲滴,仿佛窑火未熄,隋月仍明。文物不语,却让我们触碰到一个时代的体温:那是江淮地区的烟雨、悠悠运河的帆影,是先民将对美的虔诚,揉进每一道釉痕的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