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海盐博物馆《融·通——中国古代盐业金融思想的演进》展览在张家港博物馆展出
日期:2025-04-27 栏目:盐城文博

本次展览分为“调控”、“流通”、“融合”、“契约”四大板块,共计展出百余件文物,生动反映了中国历史上盐业的支柱产业地位,以及盐业对盐业金融体系的形成和社会经济的发展的影响。
盐业文明的历史密码,正静静躺在这些泛黄的故纸与斑驳器物中等待破译。中国海盐博物馆馆藏的铜权砝码、路票钱币见证着盐商交易的市声,它们共同勾勒出古代食盐运销的完整图景。自贡盐业历史博物馆馆藏的清代盐商们签订的契约文书泛着茶渍,那些工整的毛笔字里分明写着股东们的博弈与承诺,为经济史研究者打开了一扇观察古代商业契约精神的轩窗。江海博物馆珍藏的民国盐垦股票,则像凝固的时光胶片,泛黄的票面上股东姓名与银元数额依然清晰可辨,无声诉说着百年前股份制企业的萌芽故事。而河北海盐博物馆馆藏的盖着朱红官印的运盐执照仿佛仍在散发海风咸味,这些泛着墨香的官文书,正是两千年来"盐铁官营"制度的生动注脚。《融·通》展览将这些散落四方的盐业记忆精心串联,策展团队以文物为经纬,织就一幅横跨千年的盐业文明长卷,欢迎各位莅临参观。
以管仲“官山海”政策为起点,揭示盐铁官营思想的首度制度化实践;通过汉武帝时期盐业专营体系的全面推行,展现中央集权经济模式的确立。聚焦唐代刘晏盐法改革,剖析其创设的“就场专卖制”对盐业流通体系的革新;以“飞钱”“交子”等早期信用凭证、盐引盐钞等专营票据为核心展品,解析宋明时期盐业贸易对货币金融发展的推动作用,揭示盐商资本与票号钱庄共生的金融生态。通过明清“纲盐法”取代“开中法”的制度嬗变,展现盐商特许经营权从军事补给功能向市场化经营的转变;以“川盐济楚”盐运执照、盐业银行股票等近代文物,阐释晚清民国盐业资本与近代银行业的深度融合,以及盐商群体在国民经济中的结构性地位。《融·通》展览通过制度沿革、金融创新、契约文书三重维度,完整勾勒出盐业经济从官府专营到资本运作的两千年发展轨迹。观众可透过盐引票证、商业契约等关键物证,深度理解盐业金融在中国古代经济史中的支柱性作用,及其对当代特色产业发展的历史启示。展览现面向公众开放,诚邀各界人士共同探寻盐业文明的制度智慧。
展出时间:2025年4月24日-7月24日
展览地点:张家港博物馆2楼书画厅